新科学想法 文献管理 浏览文献

有读书笔记Chromosomal Microarray versus Karyotyping for Prenatal Diagnosis

唐唐 添加于 2012-12-9 03:39 | 3282 次阅读 | 0 个评论
  •  作 者

    Wapner RJ, Martin CL, Levy B, Ballif BC, Eng CM, Zachary JM, Savage M, Platt LD, Saltzman D, Grobman WA, Klugman S, Scholl T, Simpson JL, McCall K, Aggarwal VS, Bunke B, Nahum O, Patel A, Lamb AN, Thom EA, Beaudet AL, Ledbetter DH, Shaffer LG, Jackson L
  •  详细资料

    • 文献种类:期刊
    • 期刊名称: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期刊缩写: N Engl J Med
    • 期卷页: 2012  367 23 2175-2184
    • ISBN: 0028-4793
  • 相关链接 DOI URL 

  •  唐唐 的文献笔记  订阅

    染色体芯片方法推动产前诊断发展

      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NEJM杂志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了两项研究,指出与目前产前诊断的标准方法相比,染色体芯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临床相关信息。

    染色体芯片方法推动产前诊断发展

    核型分析是对胎儿染色体的可视化分析,是目前产前诊断的一项标准方法。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指出与核型分析相比,染色体芯片能够更广泛地检测胎儿DNA,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临床信息。这项研究即将发表在十二月六日的新英格兰医学NEJM杂志上。

    在这项盲法试验中,研究人员用四年时间整理得到了大量临床数据,包括美国29个医疗中心的4,400位患者,涉及高龄妊娠、早期筛查中唐氏综合症风险较高、超声检查发现结构异常等多种情况。

    染色体芯片分析是将胎儿DNA与正常DNA(对照)进行比较。研究显示,芯片分析在识别普通染色体非整倍体现象时与核型分析一样有效,此外芯片还能够检测到核型分析力所不及的一些其他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现象是指染色体数量异常,会导致唐氏综合症和Edwards综合症等疾病。

    研究人员指出,有时核型分析并未检测到,但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生长或结构不正常。这类病例中有6%都可以通过芯片检测发现染色体的缺失或加倍。对于高龄产妇或疾病筛查呈阳性的病例来说,在核型分析为正常时有1.7%都可以经由芯片检测到异常。

    研究显示,芯片发现的染色体异常往往与显著临床问题有关。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认为,芯片有望取代核型分析成为评价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标准方法。

    核型分析和芯片都需要通过羊膜穿刺(从 羊水获得胎儿细胞)或绒毛取样(从胎盘获得胎儿细胞)来获得胎儿细胞。父母在决定是否进行测试时需要谨慎衡量多种因素,包括胎儿异常的风险,测试可能导致 的流产,以及胎儿患病的后果。目前,人们正在开发更安全的检测方法,例如采用母亲的血样,但还没有取得可用于临床的成果。研究人员希望当芯片检测的安全方 法被开发出来以后,每一个想要进行检测的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染色体芯片技术。

    同期NEJM杂志上还发表了一项将芯片用于死产检测的研究,研究人员也同时采用了核型分析以便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芯片可以检测出532例中的87%,而标准的死产分析方法(包括核型分析)只能检测出25%。

    研究人员指出,芯片在提供临床相关信息上比标准方法成功得多,这是因为与核型分析等方法不同,芯片检测不需要培养细胞,也就不会引入其他变数。芯片能够为 父母和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死产相关信息。研究人员指出,在核型分析失败或者存在先天缺陷的情况下,芯片分析特别好用。不过目前芯片分析的价格太高,阻碍了该 方法的广泛应用。

管理选项: 导出文献

评论(0 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