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出路
【说明:1. 写这个感想主要是因为最近查国内的期刊时,发现很多期刊都变成外国出版社的产品了;2. 关于科技期刊的问题,科学网肯定过很多争论,我搜过科学网,发现何学锋兄的博客有很多讨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userid=90441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人的争论,由于本人最近才上科学网,如果发表和前人重复的观点,请告知。3. 只是对化学类期刊了解一点,由此推测到其他的中国所有科技期刊,属于以偏概全,如不妥,请见谅。】
今年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但就化学领域而言,影响因子最高可能是CHINESE J CHEM 《中国化学》,为0.945,SCI CHINA SER B《中国科学B》,为0.590, 其余大概都在0.8-0.2之间。这样的影响因子,基本上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甚至现有的影响因子都有可能绝大部分是中国的作者引用的。我们课题组每周文献总结,一共总结70多个杂志的当周文献,来自中国的杂志数是零,我所知道的周围的课题组,周围的学校,我以前读博士的学校,看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的概率,也几乎等于零--这就是现状!
而可气的是,而就算是这样的稍微好点的期刊,纷纷变成洋买办,要么委身外国出版社出版,要么干脆卖给外国出版社。就像大名鼎鼎的中华牙膏一样,听起来是几十年的中国品牌,殊不知早就是欧洲人开的公司-联合利华的产品。那也随便看看几个外国出版社的中国化学期刊:
大名鼎鼎的《中国化学》是属于Wiley公司出版;
《中国科学B》属于Springer 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报》英文名叫《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属于Elsevier出版公司;
《分析化学》英文名叫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也属于Elsevier出版公司
《催化学报》英文名叫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也属于Elsevier出版公司
更可气的是《武汉大学学报》英文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居然变成了Springer 公司的产品。
大学学报看来也要慢慢被外国出版社攻陷。
Elsevier 公司产品下面列的中国期刊还有下面一大堆:
Chinese Astronomy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English Editio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还有很多,我不一一列举........
无语,当我们花了纳税人大把的钞票,满心热忱的发文章的时候,发现国人们发的文章都收归外国出版社所有,成了别人的成果,自己还要掏钱去买回来才能看。而且越来越多的刊物将委身于外国出版社,成为别人的杂志,出版的杂志会印上外国公司的标识,难道那不是一种耻辱么?泱泱中华这么大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拳头期刊,还要慢慢的把现有的期刊卖给外国出版社,让别人出版和发行。
科学期刊对于科学而言,有时候就像报纸网络等媒体,就是话语权,中国科研的现状,也会让慢慢让中国在科学上失去本来就没有的将来可能有的话语权。痛定思痛,其痛何如。。。
中国科技期刊的出路在哪里?难道等着慢慢的全部被外国出版社吃掉吗?我不懂出版业,没做过编辑,所以仅从读者,大众的角度粗略谈一下中国科技期刊的出路:
1)期刊自己办好自身的服务,尤其是建设网络期刊。什么叫自身的服务呢?现在都是网络时代啦,每每想找文献里,国内的期刊的网站真是让我‘佩服’啦--首页常常是为某某几十周年祝寿,为创刊多少年庆贺之类的等等; 找下载的文件时,很多期刊都没有在线的pdf 或者text,html 文件,五年之类的都没有, 更别说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你要知道日本的chemistry letters 从1972年的到当前文献,全部在线可查;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从1926年到当前文献,也全部在网上可找到。中国的科技期刊好像全部都交给数据库,比如万方数据库,自己的网站反而几乎没有在线文献可查,岂不是可笑?所有期刊把数据都卖给数据库,自己反而没有在线文献,无异于自杀。
2)期刊不要版面费,滋生腐败,导致好的文章外流。很少听到国外的杂志有要版面费的。杂志应该从出售杂志本身来牟利而不是贡献者身上。
3)等第一条期刊网站上文献资料都齐全后,免费开放,至少免费开放一段时间。就像网上买东西一样,本来网站上都找不到东西,好不容易找到还打不开,最后慢慢会失去兴趣。这一点对国内国外的用户都适用。收费是等你的期刊popular 之后的事情,相关知识请参考"网上商务"近十年的发展里程。
4)提高文章质量。这个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你的刊物的水平高了,别人才会有兴趣看;而你的刊物天天发表的就像是本科生的实验报告,who cares? 只能等着被忽略。虽然理解期刊做无米之炊的痛苦(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5142), 但是提高论文质量是必须和必然发展的道路, 也更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包括国家科技部门的导向,科研机构和期刊本身。
5)成立大的出版集团,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刊物,交由各个专业协会相关组织集中来管理,经验可参考美国化学会旗下刊物(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英国化学会旗下刊物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这一点我在以下地址也看到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435, 我认为这也是出路之一。
6)中英文双语发行。我知道很多期刊都实行的是中英文双语发行,但是很大一部分不是;而且那些发行英文版大多交给外国出版社了。现在的世界语言不得不承认是英语。等咱们强大了再让英美期刊不得不发行中文版。
7)科研机构取消论文奖金制度。全世界估计没有几个国家将发表论文和钱直接换算的,中国是其中一个,其他的我没有听说过。利弊自由争论吧,欧美发达国家是没有听说哪个发文章算钱发奖金的。
8)科技期刊得学会推销自己。我参加过几次美国化学年会,在产品展销的会场,每次都看到英国化学会及其旗下出版集团展示其刊物;每次都看到Wiley 公司展示他们的各种期刊和书籍;每次都看到Elsevier 公司展销其旗下的各种刊物,可是我从来没看到过中国化学会的任何刊物展示。 没有宣传别人怎么知道你呢?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44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