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女性在中国科教界被逐级淘汰?从50%到5%

[复制链接]
查看: 2040|回复: 1
发表于 2009-10-21 06: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贾宝余曾经在3月8日发表文章,指出国际上女科学家的前景不可乐观。我们提到:“1963年至今,女性没有问津诺贝尔物理奖,1964年至今女性未再获化学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8865
  
其后,另文提到“全世界女性共获两次物理奖,居里家占一半。 全世界女性获三次化学奖,居里家占三分之二(居里夫人1911年,她女儿1935年)。 ”
  
(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231663)
  
今年的化学奖,稍微刷新了这个还是很悲观的记录,全世界妇女终于赶上居里夫人一家在1935年的记录,和她们平分秋色。
  
而物理奖好像希望渺茫,除非也学习化学奖,发给生物学家?
  
写那两篇文章时,没有中国的数据。
  
最近看到科学院的总结: “在院士群体中,女性两院院士占5%左右;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占4.6%,863计划专家组中无女性成员;全国性自然科学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女科 学家占8%。女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的比例从来没有超过10%,这和女性占科技人员总数近40%的比例有些不符。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 性数量显著增多,到2008年,在校女硕士研究生占在校硕士研究生的46.2% ”
  
中国科学院的所长几十到上百个,恐怕女性要么是绝无仅有,要么不到1%。大学校长,女性可能也极少。
  
如果说,在校大学生女性占50%,大体也许不错。
  
无论起点是50%,还是46%,等到最高层面成为5%时,这个差别很令人费解。
  
当然,这个现象不限于中国,也不限于科学界。
  
恐怕不是一两个奖项偶尔的鼓励能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17: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蛮悲哀的。而且女高层也会给人一种很tough,很man的感觉。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似乎女的得比男人出色,才能获得和男人一样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