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学森(Tsien Hsue-shen、H.S. Tsien,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杭州(现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钱学森故居),父亲钱家治(字均夫,1880年-1969年)曾留学日本。
- 1914年父亲钱家治到北平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迁居北平宣武门外。
- 1918年入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 1921年转入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第一附小。
- 1923年钱学森入学北京高等师范学院附中。
- 1929年秋,钱学森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
-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8月,赴南京中央大学参加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考试。10月成为20名留美公费生之一。
- 1935年钱学森在清华大学导师空气动力学教授王士倬指导下到南京的航空工厂和南昌的航空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考察,决定未来留美的学习方向。王士倬原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议钱学森入麻省理工学院进修空气动力学。
- 1935年9月,钱学森等20名庚款留美公费生,从上海搭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赴美国西雅图。
- 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后,到加州理工学院求见空气动力学权威西奥多·冯·卡门教授,征求进修意见。冯·卡门建议钱学森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进修。同年秋,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冯·卡门。
- 1938年钱学森和冯·卡门合作,发表重要论文《可压缩流体的边界层》、《倾斜旋转体的超音速流》。
- 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八月发表重要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音速流》阐明压力修正公式,后被学界称为钱-卡门公式。因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位列美国陆军航空兵上校。
- 1940年加入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制组,研究火箭固体燃料、结构变形等课题。
- 1941年参与风洞研制。
- 1942年发表论文《风洞的汇聚风斗之设计》
- 1943年美军情报部探知德军正在德国境内建立大规模的火箭发射基地,火速拨款成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下设弹道、材料、喷气、结构四组。钱学森任喷气研究组组长,成为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
- 1944年美国国防部聘冯·卡门为美国空军顾问,草拟未来20年美国太空研究的蓝图。冯·卡门特约钱学森到华盛顿参加他领导的国防部科学顾问小组。1944年冬,钱学森辞去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的各项职务,到华盛顿参加国防部科学顾问组。
- 1945年4月,美国国防部派遣以冯·卡门为首、团员包括钱学森在内的调查组,飞往德国,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钱学森亲自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包括沃纳·冯·布劳恩、鲁道夫·赫曼。冯·布劳恩应钱学森的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钱学森还视察隐蔽在不伦瑞克市郊松林中德军绝密的戈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和德国其他地方的风洞,撰写多份报告。冬,钱学森由助教晋升为副教授。
- 1946年发表论文《超等空气动力学》、《超等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力学》,主编《喷气推进的新天地》论文集。八月,应聘麻省理工学院,辞去加州理工学院和喷气推进实验室所有职务。
- 1947年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9月,与声乐家蒋英在上海结婚。
- 1949年应聘为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
- 1949年,钱学森申请加入美国国籍。1950年,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反共思想高涨,FBI从美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发现钱学森曾参加了共产党外围组织的一些活动。于是驳回其入籍申请,并禁止其参加机密工作。钱学森无法继续他的研究了。两星期后钱学森先告知学校其去中国探亲数月之意愿,学校并无异议且愿意配合。但是当时海军部次长丹·金保知道后,以钱学森涉及 美军机密工作之深,在当时中美苏关系恶劣状况之下,应设法劝阻其访中为宜。结果联邦调查局仅凭钱学森早年参加过的社交餐聚人士名单,指控他曾加入美国的共 产党外围组织且隐瞒不报。联邦调查局藉“伪证”罪吊销他的机密工作许可,于1950年8月30日将其收押在特米诺岛中文维基百科未有特米诺岛页面,可参考英语维基百科的对应页面Terminal Island。(Terminal Island)的监狱里15天。 由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不懈努力和抗争,钱学森很快出狱,但并没有完全恢复自由,而是长达5年的在家软禁。海军次长知道联邦调查局如此过当行动后也表示震惊: “我没有要把他关起来的意思啊,真是糟透了。他不是共产党员,我们没有理由拘禁他。”自始至终,钱学森从未被美国政府以间谍或泄密罪名起诉。在软禁五年期间,他只能涉及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联调局认为钱学森所知的机密信息五年后就会变得过时而没有用处。钱学森后来幽默地说,“不让我做研究,我会在这里(用手指头)发展”。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钱获颁杰出校友奖受到加州理工学院邀请,但他因美政府递解出境令仍然有效为由而拒绝前往。该奖项 后于2001年由加州理工学院好友法兰克·马波教授及夫人送达钱学森家中(马波教授于一九五五年钱学森离美时亲自去洛杉矶港口送行)。航空周刊在提名钱学森为2007风云人物的专文,对这段历史的记述也大致吻合。
- 1955年,在中、美政府长达几个月的日内瓦双边会谈之后,钱学森被美国政府释放,用以交换在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飞行员。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s)的克利夫兰总统号(Pres. Cleveland)经香港于10月8日折返中国。
- 1956年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首任所长。
- 1956年10月,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并任该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指导计划协调技术。1958年开始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 1958年与中国科学院同事共同倡议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59年8月,钱学森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60年“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开始实施,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他为建设中国火箭弹道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 1967年冯·卡门在1967年出版的自传中,特辟一章:“钱学森与红色中国”。冯·卡门对钱学森的评语:“美国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我的杰出门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