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明院士简介

[复制链接]
查看: 2403|回复: 0
发表于 2009-12-20 18: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教授。1961年10月生于广东揭阳,籍贯广东揭阳。

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
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配合物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的研究。发展了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和结构调控方法, 开展了动态变化和多功能等微孔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发展了溶剂热原位金属/配体反应方法,发现了10多种金属诱导有机反应,将有关的原位反应 方法应用于微孔结构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促进了“溶剂热原位金属/配体反应”在杂环有机化合物合成方面的应用。曾获1999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陈小明教授
                                               

                                                                              
                                 陈小明在中山大学获得学士(1983年)和硕士学位(198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1992年起在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 学院工作至今,现任教授,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 任、化学院院长;兼任英国化学会《化学通讯》和《晶体工程通讯》顾问委员,美国化学会《晶体生长与设计》专题编辑,欧洲化学会《欧洲无机化学杂志》顾问委 员,以及《多面体》(Elsevier)顾问委员,《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以及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等。
  他从事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主要涉及功能配合物和配位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晶体结构分析和性质(光电磁、气体吸附等)研究。作为通讯作者 在包括《美国化学会会志》和美国化学会《化学研究述评》、德国《应用化学》和《先进材料》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被SCI他引超过6700次, 其中19篇论文被他引超过100次、3篇超过200次。H指数达到53。
  他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和2项广东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98年和2006年)。他还先后获得第五届中国青 年科技奖(1996年),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 以及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 (2008年) 等奖励。
                                他培养的25名博士毕业生中,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