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指出晒黑是为了减少对死亡的忧虑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专家指出室内美黑沙龙(译者注:一张床上安个日光灯,无论外面天气如何,都可以躺在床上晒黑)在癌症诱因中名列前茅,还有一些迷人的东西,如烟草,芥子气,和石棉。当然,大多数美国人知道晒黑是件危险的事已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每年都有数百万计的美国人为完美的棕色皮肤奋斗,甚至用他们辛苦挣来的钱让他们暴露于人工的紫外线辐射源。人为什么要让自己置身于致癌的危险中呢?答案是,晒黑不仅是增加死亡率,还可以解决死亡的问题。科学研究支持这种看起来十分荒唐的观点。
因为晒黑提高自尊,自尊在心理上有助于抵抗死亡方面的威胁,所以它是一种治疗死亡恐惧的药物。也就是说,死亡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威胁,一个永远的威胁,而且也是一种在心理上让我们恐惧的威胁。人类是智慧生物,这种伟大的智慧所带来的是巨大恐惧。我们知道尽管我我们竭尽所能去避免死亡,但我们终究会死(我们是幸运的)。但日子会变得更好。我们随时都会死于我们不能预测和控制的种种原因。
在术语中,死亡意识是一种强大的激活焦虑的认知能力。直截了当的说,死亡意识非常糟糕。因此,作为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人类,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设法去解开死亡难题。特别是根据经营管理理论和数字新媒体,一个专注于社会心理的死亡意识作用的著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出通过感觉自己是这个持久文明巨大群体中的一员,人们可以超越死亡意识。换句话说,我们知道我们终究会死,但是我们可以在心理上增加安全感,它来自于好像我们所属的这个社会文明群体在我们死后将继续繁荣下去的感觉。这样,尽管这些标准是多么的愚蠢(今晚都去唱K好吗?),但我们还是不留余力的去保证我们与这个社会合得来,达到我们所认为的社会文化群体的标准。总之,我们找的是自尊(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一种感觉)。
大范围的研究支持自尊能帮我们解决对死亡意识难题忧虑的主张。例如,实验表明跟一个可以控制的话题相比,人们被要求去思考死亡时,他们会试图去提高他们的自尊。而且,高度的自尊可以减少对死亡的忧虑。
是否晒黑也是如次,通过提高自尊,帮我们解决对死亡宿命问题的忧虑?过去几年,我和同事正研究着这个问题。在我们研究中依据的假设是,如果日光浴能够帮我们对抗死亡意识这个心理威胁,那么让人们思考死亡应该会使他们更想去晒黑,而不是更不想去。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让一个组的人思考死亡,让另一个对照组的人去想不开心的与死亡无关的话题(例如,牙痛,还有很多)。之后我们统计他们想去日光浴积极性和避免被阳光伤害的意图。正如如预期的那样,我们发现思考死亡的增加了想去晒黑的意图,想使用防晒霜的意图减少。这个结果在实验室和在现实的海滩都被观察到。重要的是,这个结果只发现于那些认为晒黑的皮肤是自尊的重要来源,或者我们让参与者相信是自尊的重要源头。当我们让参与者相信白皙的皮肤是被社会所认同的时,我们甚至颠覆了这个效应。也就是说,我们让参与者读一篇来自时尚杂志的文章(实际上是我们写的),这篇文章暗示白皙的皮肤是一种时尚。读这篇文章对死亡思考作出的反应是,对晒黑兴趣下降,而不是增加。简而言之,我们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思考死亡时,自尊的动机胜过健康安全的动机。
理性与直觉经常让我们相信宣传健康的生存之道最好方法是告诉人们某些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如吸烟,酗酒,飙车,和暴晒。但是,心理学研究支持了一个有悖直觉的看法。警告人们某些致命性的行为是为了提高自尊,因为自尊有助于克服死亡的心理问题。讽刺的是,如果人们获得自尊是来自恰是我们正在警告的某些行为,我们的警告可能会助长这种行为。
那么我们该怎样促进有益健康的行为举止呢?简单来说是让我们有益健康的行为举止与自尊相联系。正如先前所提到,在我们的研究中,当我们让他们相信白皙的皮肤是流行的,我们就能让他们在思考死亡后减少晒黑的意图。作为皮肤颜色有缺陷的人,我个人得去感谢电影黄昏,让我觉得白皙的皮肤也是迷人的。但是,除了让自己感到舒适外(这个过程是及其重要的),促使形成不太注重人工晒黑的肤色的文化,可能是最有希望减少由于有意识的暴露于紫外线而引起的皮肤癌的风险。
更进一步的阅读关于对死亡意识所作出的回应——晒黑,请看如下。
Routledge, C., Arndt, J., & Goldenberg, J.L. (2004). Atime to tan: Proximal and distal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intentions to sun-ta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 1347 - 1358.
Cox, C., Cooper, D. P., Vess, M., Arndt, J., Goldenberg, J.L., & Routledge, C. (in press). Bronze is beautiful but pale can bepretty: The effects of appearance standards and mortality salience onsun-tanning outcomes. Health Psychology.
Arndt, J., Cox, C. R., Goldenberg, J. L., Vess, M., Routledge,C., Cooper, D. P., & Cohen, F. (2009). Blowing in the (social)wind: Implications of extrinsic esteem contingencies for terrormanagement and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1192 - 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