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生涯——吴阶平

[复制链接]
查看: 1898|回复: 0
发表于 2009-11-9 2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为良相就为良医* 1917年的除夕之夜,在江苏常州城的吴宅里,吴阶平呱呱落地,父亲为他取名泰然,后以“阶平”为号,是希望他走一次逢山有路的平坦人生。父亲吴敬义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实业家,曾在上海、天津的纱厂担任总经理。幼年时,在吴阶平刚认得些许字的时候,父亲就把一本《三国演义》放在了他的面前,直到现在,提起此事,吴阶平都很激动:“我一生从《三国演义》中获益匪浅,它把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6岁时,父亲为中学毕业的他选定了从医的道路。 1933年,吴阶平跨入了燕京大学医预科。进入燕京不久,他很快成了学校里的新闻人物,因为只有16岁的他竟然结婚了。这年的10月10日,在父亲的安排下,吴阶平和小他半岁的赵君恺举行了旧式婚礼。 1936年,吴阶平跨入了协和医学院的大门。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学生停课,医疗工作停止,吴阶平成为“老协和”毕业的最后一批学生。无奈之下他到了哥哥所开的医院里开始做一些小手术。 1943年里的一天,有一个陌生人来到了吴阶平的面前,自我介绍道:“我是赵元珠介绍来的。”赵元珠是妻子赵君恺的远房堂妹,早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来人拿出一张纸条说道:“我这里有几个病人的名单和地址,你能否去给他们看看病?”吴阶平知道这名单上的人都是地下党员,给他们治病是有性命之忧的,但他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时隔不久,去延安的计划也在吴阶平的心中酝酿,可就在他准备去延安的时候,他得到了提升为有着“小协和”之称的中和医院总住院医生的通知,此时吴阶平犹豫了:他更想做一名好医生。延安没有去,但吴阶平此后在恩师谢元甫的鞭策和感召下,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泌尿外科并前往美国求学,终于成就了一代名医。1954年,吴阶平经过观察、实践,发表了《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中国泌尿外科界的地位。 *在担任中央领导保健小组组长的日子里*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问题处于无专门机构负责的状况。面对这一现状,1967年1月,周恩来指示中南海门诊部找吴阶平商量,拟出一个为中央领导干部健康服务的具体的办法,并决定成立“中央领导保健小组”,由吴阶平任组长。 就这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吴阶平全面承担起了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 1967年11月的一天,中南海派车来接吴阶平。吴阶平认识来人是陈毅的保健医生。难道是陈老总病了?吴阶平想。然而,汽车并没有开往中南海,而是开进了钓鱼台,吴阶平很有些诧异,看来和陈毅并没有什么关系。车到了钓鱼台17号楼,来人说:“我的任务就是把你接到这儿,请在这里等一下。”说完就离开了。一会儿,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走了进来,周总理开门见山地对吴阶平说:“从现在起由你负责江青同志的保健工作。” 这完全出乎吴阶平的意料,他赶快说:“我是泌尿外科医生,负责保健工作不合适,日常保健最好请内科医生来做。”“可以请内科医生来协助嘛。”周恩来说,听了这句话,吴阶平不便再推脱,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安排。 到钓鱼台17号楼不久,吴阶平便看到一位穿军服的女护士在毫无错误的情况下被江青撕掉了领章、帽徽投入了监狱,这让吴阶平觉得江青的情绪反复无常。 在钓鱼台17号楼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吴阶平觉得有必要对将来可能会突然发生的事件叮嘱一下妻子。他知道赵君恺的脾气很急,有了事从来是天不怕地不怕,万一哪一天发现自己突然失踪,不管哪里她都敢去闯一闯。这样一大家人可能都要麻烦了。所以他对妻子说道:“如果哪天我不回来,你就等,耐心等到我回来,千万千万不要找谁去闹。闹于事无补,只有坏事。”吴阶平望着妻子的眼睛一字、一句说得极为认真。 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吴阶平跟随领导同志一起上了山。会议结束后,周恩来总理把吴阶平找去,通知他正式从“北二医“调往医学科学院任副院长。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正式访华期间周恩来全程陪同,直到尼克松登机离去时。然而,就在吴阶平等考虑如何让周恩来好好休息一下时,一个不祥的消息传来:5月12日周恩来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里红血球超过正常数值!吴阶平拿着化验单紧锁眉头,作为泌尿外科专家,他最不愿意想的还有一种可能:肿瘤! 医生们对周恩来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报告出来了,红血球数进一步上升,并发现了癌细胞。吴阶平从天津、上海两地请来了熊汝成、虞颂庭等几位老专家。经过专家会诊,5月19日确诊为膀胱癌! 1973年3月周恩来住进了玉泉山的临时治疗室接受检查,并实施手术。吴阶平和医疗组专家未能挽回周总理的生命,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 *参与毛主席遗体的保护工作*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当晚,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确定要保护主席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时间初步定为15天。然而,就在追掉会进行期间,中共中央又决定进行永久的遗体保护,并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供永久性瞻仰。 9月18日追悼会结束后,中央要将遗体转移到一个代号叫“769”的地方。 从1976年9月到1977年8月,吴阶平他们将在遗体保护驻地度过整整一年的时间,执行代号为“一号任务”的特殊使命。 1977年8月20日凌晨运载遗体的车辆从“769”出发,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驶向了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遗体保护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吴阶平开始把全部精力转移到早年的三个心愿上来:建立泌尿外科研究所、建立泌尿外科学会和创办《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和吴阶平共同生活了45年的赵君恺在1978年因病去世。1983年,经人介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高睿走进了吴阶平的生活。吴阶平与高睿结婚后不久,邓颖超大姐几次打来电话让他们夫妇去作客,并希望认识高睿。 1992年12月,吴阶平接替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先生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此后不久,在1993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