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 自我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 1639|回复: 0
发表于 2009-11-19 23: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茅先生的自我介绍,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84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 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注册访问学者,1990年受聘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社 科院退休,与其他4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任所长、理事长,现为该所常务理事。 联系电话:13707388888(助手段绍译手机) Email:duanshaoyi@163.com

希望对茅于轼先生本人以及其研究工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群组,喜欢的也好,不喜欢的也好,都可以百家争鸣,互相交流。



姓  名:茅于轼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29年1月
                  职  称:研究员
                  职  务:理事长
                  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
                  工作单位: 天则经济研究所
                  
                  个人简历: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
  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
                    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
                    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
                    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棗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 
                    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
                    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2次。
  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  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 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法人代表。主要兼职如下: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专家、山东矿业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组成员、LEAD国际培训项目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China Economic Review顾问编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要作品:
                    1979年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
                    1984年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的数理基础》 1998 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版
                    1995年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为一随笔集,1999年在 广东经济出版社再版
                    1997年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此书于1999年获 ATLAS基金会办法的该年度Antony Fisher国际纪念奖
                    1993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 此书于1998年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
                    2001年9月将出版《世界华人经济学家随笔集》茅于轼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家 茅于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