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正在筹划亚运博物馆
摘要:去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这场盛会也给广州留下了丰富的亚运遗产。在后亚运时代,广州将如何用好这些亚运遗产?亚运后留下的众多场馆,又将如何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备受关注的亚运预算支出情况,控制得如何?昨天,分管亚运的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做客南方报业南都全媒体2011年全国两会北京直播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第五期广州副市长谈亚运(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我想,作为一届运动会,它更需要的是对整个城市长远负责,或者说对长远有贡献,这才是一届好的运动会。” 去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这场盛会也给广州留下了丰富的亚运遗产。在后亚运时代,广州将如何用好这些亚运遗产?亚运后留下的众多场馆,又将如何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备受关注的亚运预算支出情况,控制得如何?昨天,分管亚运的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做客南方报业南都全媒体2011年全国两会北京直播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关于亚运筹办最难是金融危机 南都:尽管亚运已经落幕几个月了,但至今让人难忘。在今年两会期间,广州亚运多次出现在全国政协的工作报告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你对此有何感触? 许瑞生:我认为这是对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高度肯定,包括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此前在全国政协作的工作报告里头,三次提到了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南都:回顾亚运筹办的这几年,作为分管亚组委的副市长,能否分享一下你的酸甜苦辣? 许瑞生:广州亚运会作为一件国家事务,也是广州这座城市的大事,与所有广州市民的付出、努力与工作人员的艰辛筹划,还有党中央以及各部委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筹办的这五年多来,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整个的筹办工作带来了制约。同时在中国近五年内大事这么多的情况下,如何去做出特点,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这两方面要付出的努力很多。 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克服特殊时期的困难,能够顺利地把广州亚运会办好,大家还是比较欣慰的。 南都:你刚刚屡次提到金融危机,那是不是亚运筹办这几年里,你遇到最困难的一件事情? 许瑞生:是的,因为其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是最广泛的,包括市场开发的潜力,乃至各个国家代表团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运动会本身的推广,都会受到金融危机的这种特定环境的影响。 关于场馆运用为了城市发展“自找苦吃” 南都:听说在亚运期间,有些记者向你抱怨过,广州亚运会采用的场馆太多太分散了,大家每天在路上要花很多时间? 许瑞生:广州亚运会在场馆的布局中,是希望跟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结合,希望能在赛后更加接近市民的生活,能够更好地利用起来,所以相对分散。 这对组委会来说,也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和精力,但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创新和努力。 南都:也就是说为了城市长远的发展,组委会自找苦吃? 许瑞生:我想,作为一届运动会,他更需要的是对整个城市长远负责,或者说对长远有贡献,这才是一届好的运动会。 南都:对于市民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这些场馆今后如何利用,能否免费或降低收费? 许瑞生:广州亚运会在场馆的布局中,首先是立足于对旧场馆的利用,比如大学城的很多场馆,比赛一结束就开始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服务; 还有是新建的场馆,我们在赛后及时地调整了功能,比如海珠区的藤球馆,正在进行着适度的完善,增加了全民健身的一些功能。 在赛后的利用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给市民提供便利,所以收费等各方面都会控制好,并开放一些全民健身场地。比如天河体育中心最近就有60多张室外的乒乓球台免费向市民开放。下一步,政府会继续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关于亚运遗产在亚体中心筹划博物馆 南都:你觉得亚运会的举办,给广州留下了什么? 许瑞生:第一,广州通过亚运会可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加强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城市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第二,在广州亚运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去塑造对亚洲文化的互相尊重,亚运让广州这座城市富有了多元文化;第三,广州亚运会不但留下了场馆等物质、空间方面的遗产,举办亚运也让广州学会了很多国际化的规则;第四,广州亚运会通过赛时的传播,让大家第一次在空中看到如此漂亮的广州,这种视觉形象也是一种亚运遗产;第五,广州亚运会在筹办过程中,与各国际单项组织结下了良好的关系,今后我们将考虑如何把这些关系进行拓展。 南都:接下来广州要如何利用好这些丰富的亚运遗产?永久留在广州的亚残运会火种,将如何保存? 许瑞生:我们正在筹划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博物馆,届时会向公众展示火种,这是作为广州这座城市对亚洲残疾人事业的一种贡献,体现了对残疾人士的关爱和氛围的塑造。 南都:这个博物馆将建在哪里?(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许瑞生:会在亚体中心腾出部分的空间,把这些东西展示出来。这个博物馆不会太大,同时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也预留了展示空间,这些都会是永久性的。 关于亚运人员编制亚组委人员编制只有历届的1/3 南都:广州一直在说节俭办亚运,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许瑞生:节俭办亚运这个观念大家都认可,最重要是采取什么措施去节俭办亚运。所以组委会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一直在实践,从多方面的渠道来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是人员编制的控制,使人力资源在一个比较节省的范畴里。 南都:和历届大型综合运动会相比,广州亚运会的人员编制情况如何?(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许瑞生:只有前几届1/3的数量,当然要做的事情是一样多的。 另外还有竞赛的组织,我们的技术官员,最后还是选择以国内的裁判员为主,这也是一种节俭。 再有就是在场馆建设上,除了政府主导投资之外,在吸引民营或者是非国有机构的投资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包括从化马术场是和香港马会合作,还有高尔夫球场是利用了民营企业的场地。 关于全民健身会多为市民建一些体育设施 南都:作为一个体育之城,今后广州将如何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许瑞生:在广州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很重要的是场地的建设、场地的提供,下一步我们会利用各种渠道,在一些空地因地制宜地创造条件,多建一些体育设施给市民们活动,无论是半个篮球场还是半个足球场,都会方便市民们运动员。另外政府主导的全民健身应该关注到所有阶层,应关注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除了年轻人,还有老年人,除了本地居民,还有农民工,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南都:广州很多市领导都喜欢体育运动,比如张广宁书记乒乓球打得很好,万庆良市长和你的足球踢得好。市领导们平时很忙,怎么抽出时间来参加体育运动? 许瑞生:尽量抽空,有时候也是只能晚上去踢球。抓住这些机会,能运动十分钟就十分钟,半小时就半小时。 南都:你踢球的频率是每天一次吗? 许瑞生:尽量做到,但亚运会期间是没办法做到的。(笑) 亚运会给广州留下什么? 1广州通过亚运会可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加强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城市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 2在广州亚运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让广州这座城市富有了多元文化; 3广州亚运会不但留下了场馆等物质、空间方面的遗产,举办亚运也让广州学会了很多国际化的规则; 4广州亚运会通过赛时的传播,让大家第一次在空中看到如此漂亮的广州; 5广州亚运会在筹办过程中,与各国际单项组织结下了良好的关系,今后我们将考虑如何把这些关系进行拓展。 主持、采写:南都特派记者 游星宇 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