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学想法 学术文库 学术文献 浏览文献

有读书笔记A Nest of Protoceratops andrewsi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唐唐 添加于 2011-11-24 06:01 | 1916 次阅读 | 0 个评论
  •  作 者

    Fastovsky DE, Weishampel DB, Watabe M, Barsbold R, Tsogtbaatar KH, Narmandakh P
  •  摘 要

    A remarkable specimen of the small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Protoceratops andrewsi (Late Cretaceous, Mongolia) reveals the first nest of this genus, complete with fifteen juveniles. The relatively large size of the individuals and their advanced state of development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that Protoceratops juveniles remained and grew in their nests during at least the early stages of postnatal development. The nest further implies that parental care and sociality are phylogenetically basal behaviors in Ceratopsia. Finally, it reaffirms the conclusion that Protoceratops lived (and died) in the sandy aeolian dune fields of the central Asian craton.
  •  详细资料

    • 文献种类: Journal Article
    • 期刊名称: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 期刊缩写: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 期卷页: 2011  85 6 1035-1041
    • ISBN: 0022-3360
  • 学科领域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 相关链接 DOI URL 

  •  唐唐 的文献笔记  订阅

    研究发现原角龙幼兽的化石

    最新考古挖掘发现的15只原角龙幼兽化石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11月17日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蒙古一个巢穴中发现了15只原角龙幼兽的化石,据称可借此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生活习性。
     
    这个巢穴在戈壁沙漠的中心位置,里面的幼兽大约4到6英寸(约10到15厘米)长,年龄不超过1岁。经验证,这些幼兽属于安氏原角龙,大约生活在7000万年以前,是一种以头部后面有褶边而闻名的食草动物。
     
    这一发现表明,在原角龙早期发育阶段,幼兽仍在巢穴中成长,并可能需要父母的照料。同时,由于原角龙属于恐龙时代早期成员,类似三角龙等其他后来的角龙亚目可能也存在这种巢穴和需要父母照顾等生活特征。
     
    “证据显示,这些幼兽可能是被沙尘暴引发的移动沙丘所淹没,”美国罗得岛州大学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戴维 法斯托夫斯基介绍说,“看上去,它们似乎被照顾得很好,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比较恶劣,死亡率也会高一些。”
     
    目前,这一考古成就被刊登在11月份的《古生物学期刊》上,这是科学家首次就发现原角龙巢 穴做出的最具权威的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曾发现类似原角龙巢穴,但最终证实巢穴乃是属于窃蛋龙。科学家表示,他们将会重建原角龙的居住生活 环境,以便更好的研究其生活习性。
     
    据悉,蒙古最新发掘的相关考古遗址具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此前,考古学家还曾在这里发现“龙斗”的案例:一只伶盗龙和一只原角龙的尸体纠结着埋葬在一起,这暗示它们生前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打斗。(来源:中国日报网)
管理选项: 导出文献|

评论(0 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